logo

·中文版·English

|企业邮箱 |OA办公系统

新闻中心

核心产业

民航运输金  融

航空置业通用航空

航空制造文化旅游

航空物流

联系我们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如意西路交叉口向北100米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服务中心
邮编:450000
电话:0371-87519086
传真:0371-87519086
网址:/


专家论道 当前位置: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 >新闻中心 >专家论道

浅析国际航空枢纽如何落实差异化特色定位 打造补位联动新发展格局

时间:2025年01月12日   来源:

郑楠

今年8月,中国民用航空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打造定位清晰、各具特色、竞争力强的航空枢纽功能体系。本文基于此,分析在后疫情时代国际航空枢纽如何落实差异化特色定位,实现协同发展。

正确认识《指导意见》

出台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自2013年来,政府补贴是国内众多航空货运枢纽吸引生产要素集聚,推动快速搭建航线网络、建立成熟路径、形成集货规模的重要工具。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受市场总量限制,随着出台政策的地区增多,各地政府竞相加大补贴支持力度,导致航空物流与属地区位功能和真实的产业链供应链脱节,各机场发展模式逐步趋同,发展定位与目标客户高度重合。

面对发展困境,《指导意见》的出台,一方面对国际航空枢纽作出差异化、多层级的功能定位,明确提出“连接除国际枢纽机场外其他机场的国际航线,地方政府不得安排航线补贴”,引导众多没有边际贡献、依靠补贴开通的国际航线停航,引导行业逐步回归由市场主导的良性发展状态。另一方面,对国际航空枢纽如何吸收外溢的航线资源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例如“增强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航空枢纽的洲际连接能力和全球辐射能力”“加快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发挥各自区位优势,提升枢纽能级”。同时,《指导意见》提出“围绕枢纽运营人配置资源建设枢纽”的要求,指出“要创新航空枢纽与枢纽运营人战略协同机制,枢纽资源优先向枢纽运营人倾斜,构建激励考核机制,既赋予枢纽运营人地位和政策资源优先权,又赋予其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形成枢纽机场与枢纽运营人的有机绑定长效机制,打造航空枢纽与枢纽运营人命运共同体”“在国际航空枢纽机场重点遴选1家~2家有基础、有能力、有意愿的航空公司作为枢纽运营人”。

《指导意见》的出台旨在改变当前各机场依靠属地政府补贴、扎堆开辟同质化航线的情况,层级明确、定位清晰、错位发展才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探析落实航空枢纽

差异化功能定位的路径

《指导意见》作为顶层设计文件,完整、全面、准确地对我国国际航空枢纽作出了层级定位划分和战略性发展方向规划。对航空枢纽运营人来说,落实国家赋予的定位要综合考量城市功能定位、腹地产业状况、机场发展情况以及枢纽运营人四方面因素。

确定城市功能定位是基础。城市功能定位是政府进行差异化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航空枢纽运营方只有明确属地定位,在航线网络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既满足枢纽功能要求,又契合城市发展规划,才能取得“1+1>2”的效果。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门户,需要在最大程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做好国内与国际的连接,加强对区域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西安、乌鲁木齐是“一带一路”重点城市,可以将中亚国家的航线加密作为主攻方向。

链接腹地产业发展是关键。区域产业结构与经济实力是影响航空枢纽运营的关键因素。对区域经济基础较好、航空产业发达,且航空物流与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关联的地区,可以继续以产业厚植竞争优势,推动枢纽健康稳定发展。对于航空运输货源匮乏的地区,可以探索跨区域引流,通过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将航空物流网络与国内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紧密衔接,引导异地货源流入,打造航空物流发展生态圈。

明确机场自身状况是重点。航线网络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场站运行效率和过站中转表现是反映机场发展状况的关键指标,航空枢纽应该在这些方面研究落实功能定位的具体措施。例如,与北京两场、上海两场相比,广州机场国际通航点数量较少,可以打造更符合自身枢纽能级的航线网络;昆明、西安、乌鲁木齐机场运行效率和中转表现较好,但航线网络的比较优势不足,与“区位门户复合型枢纽”定位不匹配,应该持续加强区域性航线网络建设。同时,机场集团应专注于打造更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机场集群,通过搭建“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线网络,提升运输便捷性,激活相关城市的潜在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航空枢纽效能。

绑定枢纽运营人是支撑。国际航空枢纽的高效运作通常需要1家~2家基地航企鼎力支持,但目前国内重点航空枢纽多面临承运人在本场激战、抢夺市场的局面。如成都双流机场,三大航与川航呈现“两强+两大”的格局;虹桥机场与浦东机场共有70多家承运人,但市场份额排在前两位的东航与上航,航班量占比合计未超半数。机场同时面对多家掌握运力资源的航空公司,在本场航线网络建设、发展方向规划等方面话语权不足,只有寻求发展战略与自身相契合的航空公司,双方形成战略联盟,方能切实提升枢纽发展效能。

关于各航空枢纽

实现协同发展的建议

错位发展必然要求补位联动,为实现行业融合发展,各航空枢纽要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立足功能定位,围绕资源禀赋,统筹协调推进各项事务。

一是建议整体规划航线网络,打造空中一体发展格局。

各枢纽联合规划航线网络,合作布局差异化网络节点,西部地区机场加强对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地区的航线开通,京津冀机场群发力东北亚、北美航线,长三角机场群主要拓展欧洲、北美航线,各方共同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覆盖全球的空中运输网络。

二是建议深化产业链合作,打造地面一体发展格局。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探索航空物流地面服务设施共享互济,灵活运用异地货站、业务外包等多元合作模式,提高业务链运转效率,推动协同发展。加强新技术应用,探索建设普遍适用的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各类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功能,实现货物全链条信息的高效运营和管理。

三是建议加强交流互动,打造管理一体发展格局。

举办专业论坛与行业大会,打造思想交流和成果分享平台,各方共同研判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标杆示范作用,加强行业交流学习,了解标杆示范机场先进管理经验和运营模式,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效能。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增强战略互信,输出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即将迎来“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开局的关键节点,各枢纽机场要以《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契机,打破原有发展格局,重塑差异化特色定位,回归良性竞争,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与外向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持续贡献航空物流力量。

(作者单位: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有限公司)